建筑室內公共空間,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內空間。如學校、圖書館、美術館、商業場所、辦公場所、醫院、酒店等?,F代公共建筑設計在通透性方面很注重,對于大面積玻璃幕墻、落地窗的應用也很廣泛,因而對應的建筑遮陽需求就更強,良好的遮陽設計不但可以為建筑公共空間提供舒適的光熱環境,還可以為建筑節約能耗和增加建筑外觀美觀和情調。
據《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規定,夏熱冬暖地區、夏熱冬冷地區的建筑以及寒冷地區中制冷負荷大的建筑,外窗(包括透明幕墻)宜設置外部遮陽。在建筑外設置遮陽主要是為了更好的隔熱,起到更佳的節約建筑能耗的作用。常見的遮陽產品有電動梭形百葉,戶外電動卷簾等,作為織物類的外遮陽產品,戶外電動卷簾近來獲得不少客戶的認可和應用。
在建筑室內公共空間的設計中,光線的應用深受設計師親睞和利用。光線的利用和藝術感離不開良好的遮陽設計。光線經常被人片面理解為光影和明暗,其實光定義的是形狀、顏色、距離、大小等信息,光線體現秩序,光線帶來的情緒和身體感知。光線本身并沒有太抽象意義,需要通過介質疏理、約束,讓其成為空間必要的元素。作為室內公共空間,除了保持良好的光熱環境外,還需凸顯公共性空間一定氣質和藝術象征,這在遮陽設計中創意就顯得很重要。
以落地窗為主,引進自然光線,凸顯空間的透明感和開放性,并外窗外或窗內設置電動卷簾,按光線需求進行卷簾的收放調節,另外還可更加需求挑選相應的遮陽面料,可在形象上落實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原則。另外對于建筑節能要求更高的公共空間可在立面設置挑檐和遮陽百葉的方法,增加遮陽效果;冬天可以保溫、夏天可以隔熱降溫。
織物卷簾面料采用技術編織而成的深色紗線和反光白色紗線,可增強熱反射,深色紗線提供良好的表面熱反射,減少室內輻射熱量和更舒適的工作空間。在降低了整體可見光透射后,并獲得了卓越的視野,眩光控制和傳統深色織物相同的采光,讓室內的近紅外反射率提高了64%。
通過在室外或室內設置卷簾類產品是公共空間大面積窗戶遮陽的良好解決方案,結合上智能控制系統,可自定義遮陽設置,從而達到既可以提供眩光控制陰影,又可以讓自然光線充足,高效實現公共建筑的智能化遮陽光熱控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