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是指供人們進行各種公共活動的建筑。一般包括辦公建筑、商業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衛建筑、通信建筑、交通運輸類建筑等。作為人們進行各種公共活動的場所,其室內舒適度和建筑節能性在建筑設計中至關重要。而作為建筑外遮陽產品,良好的設計及適配,對于建筑室內的舒適度及建筑節能性可起到相當大的作用。
建筑與建筑熱工設計一般規定
建筑總平面的布置和設計,宜利用冬季日照并避開冬季主導風向,利用夏季自然通風。建筑的主朝向宜選擇本地區最佳朝向或接近最佳朝向。
嚴寒、寒冷地區建筑的體形系數應小于或等于0.40。當不能滿足本條文的規定時,必須按標準的規定進行權衡判斷。
根據建筑所處城市的建筑氣候分區,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應分別符合相關的規定,其中外墻的傳熱系數為包括結構性熱橋在內的平均值Km。
外墻與屋面的熱橋部位的內表面溫度不應低于室內空氣露點溫度。
建筑每個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墻)墻面積比均不應大于0.70。當窗(包括透明幕墻)墻面積比小于0.40時,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見光透射比不應小于0.4。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中規定,在夏熱冬暖地區、夏熱冬冷地區的建筑以及寒冷地區中制冷負荷大的建筑,外窗(包括透明幕墻)宜設置外部遮陽。
屋頂透明部分的面積不應大于屋頂總面積的20%。
建筑中庭夏季應利用通風降溫,必要時設置機械排風裝置。
外窗的可開啟面積不應小于窗面積的30%;透明幕墻應具有可開啟部分或設有通風換氣裝置。
在建筑節能中發揮重大作用的是建筑外遮陽系統,外遮陽系統由于陽光熱輻射在建筑外就被遮陽系統遮擋,進入室內的陽光輻射很少,因此保持較低的室溫,在夏日就大幅度的降低建筑室內空調能耗,這樣可達到建筑節能的效果。而
智能的建筑外遮陽系統通常由織物類外遮陽系統或金屬(鋁合金)類百葉系統結合智能控制系統完成整個建筑的智能遮陽系統,達到建筑節能、光線調整、保持室內光線的舒適的效果。
常見的建筑遮陽產品有:
建筑遮陽簾:
安裝在建筑物表面通過伸展和收回及開啟和關閉等操作,由金屬、織物、塑料和玻璃等材料組成遮擋太陽光的產品。面料可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程度的開孔率。卷簾、電動天棚簾、電動天幕是其常見的產品形式,卷簾應用與立面遮陽,天棚簾、電動天幕應用于頂部遮陽。
建筑遮陽百葉窗:
安裝在建筑物表面通過伸展或收回以及開啟或關閉等操作,由葉片、窗框等組成的遮擋太陽光的產品。
可安裝部位:外部,內部,玻璃幕墻或窗戶中間
建筑遮陽板
安裝在建筑物表面的固定或可活動、用于遮擋太陽光的板式構件。通??刂品绞接须妱舆b控式,智能控制式等?,F代電動建筑遮陽板包含各種類型的電動遮陽百葉,如梭形百葉、機翼百葉、歐式百葉、平板百葉、單板百葉等。
建筑遮陽格柵
安設在建筑物外表面,呈間隔條狀或花飾狀,用于遮擋太陽光的產品。早期建筑外遮陽的主流應用形式,但由于其遮陽和調光的精細度和靈活度不夠,在建筑節能要求更高的情形下,逐漸被更加高效的電動外遮陽產品所替代。
外遮陽產品在建筑設計中的適配
外遮陽產品除了保證遮陽效果和外觀效果外,其關鍵是必須滿足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能,應綜合考慮裝置承受的各種荷載、與結構鏈接的整體牢固性、耐久安全性等,并進行專項結構設計。
硬質遮陽產品在受到正向風壓時會發生形變,但其內側面距離外窗玻璃的間距應大于抗風險算的最大撓度,以確保不會接觸到外窗玻璃形成集中應力,影響安全。
外遮陽產品應用于采光頂時,構造設計較應用于立面復雜,需結合屋面的特殊需求進行構造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