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終端銷售,店面導購員在市場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要直接面對購買窗簾產品的消費者。所以,從廠家的角度出發,我們應當盡量的為他們提供有效性的支持,讓他們在銷售語言藝術上游刃有余、在終端銷售上技高一籌,今年,賽尚遮陽尤其重視在導購員培訓及人才培養方面下狠功夫,以使在當今動蕩不堪的經濟環境下適者生存。
從客戶進店到離開的全過程,從迎賓、接近顧客(尋機)、開場、導購、促成、成交、續銷、售后服務、處理賣場投訴等每一步,無論是目標型的顧客,還是閑逛性的顧客,無論是有錢的顧客,還是看起來拮據型的顧客,無論最終是否成交,我們在語言和行為上要把握一條重要的基本原則,這條原則是一定要顧客體會到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
然而,很多導購在實際工作中,對待顧客的各種問題無法用更藝術、更委婉,更巧妙、更合理的語言去表達,很多導購最會三句話:“胡同里趕豬直來直去”,表現出來的是一種缺乏耐心,而全然不考慮語言是否具有銷售力,更不考慮顧客對于我們語言的感受是難堪、下不了臺、沒面子、還是無聲的憤怒。業績不理想,大家常常百思不得其解,“工作了一天,進店的顧客也不少。我也很努力的去推銷了,也拼命的向顧客介紹了,常常講講的口干舌燥,顧客就是不領情、就是不買單,為什么呢?”語言就是語言。在每天與顧客的交談中,一次次不知不覺的拒絕了顧客,然而每天卻在店鋪里重復的上演這樣的故事。下面舉三個常見的場景,看看語言的重要性。
店面場景一
顧客:“這個太貴了”
錯誤回答:
(1) 這個價格還嫌貴,一點也不貴”
(2)“對不起,我們這里不講價”
(3)“你要買,我們打8折”
(4)“隔壁的比我們還貴”
(5)“那邊有便宜的”
(6)“一分錢一分貨”
分析梳理:“這個價格還嫌貴”有一種輕蔑的含義,是對顧客不尊重。“對不起,我們這里不講價”是導購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是“脫口秀”,這句話暗示顧客,如果討價還價,請走開,顧客聽了心里很不舒服。“你要買。我們打8折”急于告訴顧客價格有較大回旋余地,以價格代替價值成為覺得購買的因素,顧客心里更沒底,十之八九無法使顧客心動。記住;品牌,要用價值、賣點去說服顧客。顧客希望錢花的物有所值。“那邊有便宜的”對自尊心強的顧客是一種羞辱。“一分錢一分貨”潛臺詞是指顧客不識貨,對顧客同樣是一種侮辱。
正確應對:
(1)“是的,您說得有道理,不過我要告訴你它貴的理由...以同樣尺寸同一款式,我們一定是市場最低價,而且這是國際經典款,幾年以后依然不落伍,綜合起來看,它還是物超所值。”
(2)“是的,您說的有道理,它貴有貴的道理,請看...綜合起來,它還是物超所值。”(導入產品設計、面料、工藝上的特點、賣點以及感覺。)
店面場景二
顧客對產品各各方面比較滿意,然而表示“小姐,能不能打點折”或“能不能便宜點”。
錯誤說辭:
(1)“對不起,不能”。或“這里不講價!”
(2)“對不起,公司統一定價,我自己買也是這個價。”
分析梳理:顧客提出“打個折或在便宜一點”是最常見的情景,術語說:“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直接拒絕會讓顧客很難看,第一句話:表達過于直白,生硬拒絕,顧客可能轉身就走,影響下一步溝通;第二句話:有經驗的顧客會在心里想:“騙小孩子、鬼才相信”對你產生信任危機,關鍵在于即使的轉移話題不要在價格上進行糾纏,要學會跳出價格談價值、談使用后的感覺“真的很抱歉”的開頭方式及達到拒絕的目的,又給顧客面子。
正確應對:
(1)“真的很抱歉,我們這里是明碼實價,我們的品牌設計、服務都是有保證的,市場上的窗簾品牌、款式很多,但找到自己中意的不容易,再說,窗簾是常有商品,當然要選擇有保證的,您說是吧!”
(2)“抱歉,不過真的很為難我的權限不能幫到您,希望您能理解我。其實買窗簾最重要的是適合自己,如果便宜但是不適合,買了反而是浪費,這套窗簾款式、風格、顏色都是非常適合您的裝修,而且材料工藝一流,里外一算,其實是又好又便宜,您說是吧。”
店面場景三
如何應對前來投訴產品質量的顧客?
錯誤說辭:
(1)“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問題”
(2)“這肯定不是我們的原因”
(3)“別人用的都挺好”
(4)“你買的時候怎么沒有仔細挑”
(5)“不是我賣的,我不知道”
(6)“不能退只能換”
(7)“店長不在,這個問題沒辦法解決”
分析梳理:對待投訴的顧客,要學會利用放風箏原理。風箏放飛時,某一時段線越繃越緊,你越拉線就可能斷掉,有經驗的人馬上放線,當顧客存在不滿走進柜臺時,情緒會比較激動,需要發泄,銷售人員需要“放線”。首先要讓顧客坐下,然后到杯水,盡力安撫顧客激動的情緒、學會傾聽、學會換位思考。在語言表達上,避免使用容易引起誤會或者沖突的語言。在店鋪,導購一定要避免說出錯誤話語,這可能導致與客戶之間發生矛盾。上述的回答只會使矛盾激化、引出爭吵,影響店鋪正常經營。尤其是顧客提出異議和投訴時,“馬上”是一種態度,短時間穩定客戶的情緒,使事情不再進一步擴大。導購要學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收線”時機是當顧客情緒穩定以后,找出原因,是產品質量還是服務等,拿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維修、換貨、退貨)。
正確應對:
耐心的傾聽之后
(1)“是的我懂。來,我來看一下,相信我們一定會處理好。”
(2)“是的,我能理解您的心情;請稍等,我馬上為你解決。”
(3)“是的,我能體會您的感覺。”
(4)“好的,請稍等,我馬上為你解決。”
(5)“對不起,我的權限無法解決,我馬上請示。”
從上面的三個案例可以看出終端語言的重要性,說得好,成交是順利成章的事。說得不好,顧客轉身就走或者引發爭吵。三流得到購買產品、二流得到購買價值,一流的到購買感覺。在和顧客的交流中,要學會采用以退為進、避實就虛“打太極”的策略,多多使用肯定認同技巧,要掌握好說話的內容,把握好說話的分寸,這樣才能更好的、更有效的去同顧客溝通交流,提升銷售業績。
相關新聞
了解更多賽尚遮陽精彩資訊,請關注賽尚遮陽官方微信。
(微信號:zgsszy)或手機微信掃描以下二維碼即可關注。
如您覺得此條資訊對您有所幫助,請分享給您的朋友。